有两间大学,学生成绩都很好。大学学生经常在各场合要争第一,给对方比下去。
其中一间大学的毕业生对另一间大学的毕业生说:“我以前身子很弱,现在跑马拉松得到冠军。”
对方回答:“好样的。”
接着他继续说:“以前我很害羞,现在我做了大学教授,年薪一百万。”
对方回答:“好样的。”
接着他问:“你读大学又学到了什么?”
对方回答:“以前我脾气很差,听到人吹牛,一定要打对方。现在脾气好多了,对方吹牛,我只是回应‘好样的’就算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双人对话制造对比冲突,利用三层递进式吹牛形成铺垫,在最终反转中揭示真正笑点。前半段建立竞争关系与夸张成就(马拉松冠军/百万年薪),结尾用「好样的」作为双关回应:既保持表面礼貌又暗含「看破不说破」的讽刺,精准戳破吹牛者的虚荣。采用重复结构强化预期(三次成就+三次回应),却在第三次打破模式,将焦点从物质成就转向情绪管理,用自嘲式成长反套路对方炫耀。语言简洁符合相声「三翻四抖」节奏,既讽刺爱攀比的社会现象,又传递「沉默是最高级反击」的处世智慧,容易引发职场成年人的共鸣。
2024/09/28 03:48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