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让学生用“却”、“但是”造句,并解释道:“这两个词都是转折连词。‘却’是小转,像转一个小弯,‘但是’是大转,像转个大弯。”
 
有学生立即说:“我家到学校只转几个‘却’,而到外婆家要转几个‘但是’。”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语言双关和概念偷换制造了巧妙笑点。教师将抽象语法术语具象化为物理转弯的解释铺垫了认知预期,学生则故意曲解‘却/但是’作为地理转折点的字面含义,将语法课与生活经验形成荒诞错位。利用儿童特有的‘过度遵循字面逻辑’行为模式,既符合课堂场景的真实感,又通过‘用学术术语描述日常路径’的反差达成幽默效果。双关语的自然植入和师生对话的合理延伸,使该笑话在保持简洁的同时完成了两次认知跳跃:第一次是教师用转弯解释语法概念的拟物化教学,第二次是学生将抽象语法词直接具象化为现实路标,这种递进式逻辑错位产生了足够的意外感。
397
收藏
2022/07/31 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