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嘲笑丘道:“嘻嘻,你怎么那么矮啊?”
 
丘有些不服气:“什么吗?有时我比你还高呢!”
 
山诧异了,继而有些愤怒:“哼,你倒说说看,你究竟什么时候能比我高啊?”
 
丘嘿嘿一笑:“有个大英雄,曾经写过一首《满江红》词,慷慨激昂,你总知道吧?”
 
山以为丘在考量它的学识,马上回答:“岳飞嘛,谁不知道啊。”
 
丘忙问:“这个岳字咋写呢?”
 
山信口回答:“丘字下面一个山字,就这还想考住我老人家。切!”
 
丘高兴地说:“着啊,这不是了?丘在山上面,这不是说丘比山高吗?”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巧妙运用汉字结构和历史人物的双关梗制造反转效果。通过山丘拟人化辩论身高的日常场景建立代入感,铺垫阶段利用《满江红》作者岳飞的名字埋下伏笔,在拆解'岳'字结构时完成从物理高度到文字结构的认知跳跃。谐音双关既符合'丘在山上'的字形特征,又暗合'岳飞'的历史名人效应,形成语言歧义的惊喜。对话节奏把控得当,通过三回合问答逐步推进,最终以文字游戏解构原始矛盾,在文化共鸣与逻辑反转间达到平衡。但受限于文字梗的载体特性,在肢体表演、情感释放等维度存在天然局限。
131
收藏
2024/09/27 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