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老师启发学生们:“请同学们列举出一些身边的不爱护环境的事例。”
众同学纷纷举手,七嘴八舌。小明一看自己想的别的同学都讲过了,很着急。突然,他站起来,大声地说:“我爸爸也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妈妈说他喜欢‘拈花惹草’……”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拈花惹草’的双关语义制造了巧妙反转。成语本意形容感情不专,但小明将其字面理解为破坏花草植被,既符合‘不爱护环境’的课堂命题要求,又暗含对父亲行为的童趣误解。利用儿童视角与成人词汇的认知偏差制造笑点,语言简洁且具备意外性,双关手法自然融入生活场景,既保持了冒犯边界(仅调侃父亲),又通过家庭场景引发普遍共鸣。结尾留有‘母亲评价父亲’的延展想象空间,符合延迟笑点特征。
2024/09/29 02:08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