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浙江兰溪壁峰有个聪明人,叫毕矮,常与财主作对。
一天,大富翁周道胜正在茶店说毕矮的坏话,恰巧毕矮路过,就走进去,说:“今天我遇到一件怪事。”
周道胜忙问:“毕老兄,什么怪事呀?”
毕矮说:“我邻居的一只狗,近来专门偷吃书画。今天,邻居把家里收藏的书画都拿出来翻晒,不料全被这狗吃了。主人杀死了这狗,剖开它的肚子一看,你猜里面是些什么?哈,一肚子的坏画(话)。”
茶客明白毕矮在嘲笑周道胜,哈哈大笑起来。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谐音双关实现了巧妙的反转,利用‘坏画’与‘坏话’的谐音精准刺破周道胜背后说人坏话的行为,符合语言技巧中的双关要求。故事铺垫简洁(邻居狗吃书画),反转力度适中(剖腹见坏画),既保持了文雅的古风语境又暗含讽刺,符合社会洞察中的冒犯边界把控。茶客哄笑说明具备情感联结和共鸣效应,且次日听众仍可能回味‘一肚子坏画’的核心梗。但受限于古代背景和书画梗的知识门槛,对现代部分年轻受众的即时冲击力稍弱,故未达满分。
2024/09/27 22:29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