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神父汤若望到中国来传教,结果都招不到一个信徒。
 
为了搞清楚原因,他问一个朋友:“我看你们这里有信佛的,有信道的,怎么就是没人肯信我们的耶稣呢?”
 
那朋友道:“我们这里的神佛,都披着金装玉衣,富贵荣华,享尽福寿!你们那个耶稣,自己都被钉在十字架上,还能指望他来保佑么!”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中西宗教形象的对比制造反转,利用耶稣受难形象与东方神佛富贵形象的反差形成荒诞感。朋友的反问既打破了神父的传教逻辑预期(预期违背),又暗含对功利性信仰的讽刺(社会洞察),同时采用简洁的对话体实现三翻四抖的节奏(神父提问-铺垫三次信仰现状-朋友抖出核心逻辑矛盾)。但受限于宗教文化差异,部分受众可能无法立即领会耶稣受难像的象征意义,且对清朝传教历史缺乏认知的群体难以产生代入感,导致笑点存在一定理解门槛。
396
收藏
2024/09/27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