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初年,有一同州人姚了麦饭到京城去卖。
 
走到渭水时,河床上结了厚冰,这人想吃点麦饭,但要用水调了才能吃。
 
就到冰上凿了个孔,想取水,再一想,还不如就在冰孔中和麦饭,于是把麦饭倒进冰孔中。
 
麦饭浸水沉入河底,一担麦饭全部倒掉,也未见倒满,这人只知叹惜,不知是什么原因。
 
过了一会儿,水清了,水中映出这人的影子,他大叫道:“偷我麦饭的一定是这人,这贼还贪心不足,仰面上来偷看。”
 
于是,向水中人影打去,水动之后人影不见,这人说:“贼子刚才还在这里,一会儿逃到哪里去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故事通过古人因缺乏物理常识产生的荒诞行为制造笑点,符合幽默本质中'安全地打破规则'的特征。麦饭沉底后误认倒影为盗贼的双重误解构成意外反转,利用认知错位制造荒诞感(冰孔和面、倒影认贼等行为突破常识但未触犯道德边界)。简洁的白描手法强化了蠢萌效果,水动影消的结局形成闭环笑点。但受制于文言叙事模式,当代读者需要转换语境理解,削弱了代入感;缺乏双关谐音等语言技巧加持,且物理常识误解作为笑点载体在现代已显陈旧,导致惊喜阈值降低。
192
收藏
2024/09/27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