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数学课讲微积分,老师在投影上放了一个牛顿的资料,一边放还一边感叹:“牛顿这人多厉害,数学上有他,物理上也有他。”
 
一哥们儿幽幽感叹:“历史上也有他……”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个笑话通过多维度制造了幽默效果。首先利用牛顿作为数学家、物理学家的常识建立共鸣基础,随后用'历史上也有他'制造双重意外:既暗合历史课本必然提及牛顿的客观事实,又打破听众对学科分类的常规认知框架。语言极简符合'三翻四抖'节奏,'幽幽感叹'的肢体提示强化荒诞感。在冒犯边界上,用无害的历史事实解构伟人形象,既产生认知错位又规避攻击性。延迟笑点在于听众需要先理解牛顿在数理领域的地位,再突然切换到历史维度,这种跨学科跳跃创造了智力优越感。最后用历史学科的必然性呼应数理成就的偶然性,在解构中完成对学术伟人的另类致敬。
362
收藏
2020/10/22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