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哲学系的老师在期中考时只考了一题。题目是这样的:“什么是勇气?”就当大家拼了命在想怎么写的时候,有个同学交卷了。他不是一字没写喔!不过他写的只有五个字:“这就是勇气!”绝吧!老师给了他满分。不过更绝的是在后头。
好不容易到了期末考试,这位老师依然是只考一题。这次的题目是:“这就是题目,请做答案。”这题目够怪吧?大家依然不会写,不过那个学生很快就交卷了。这次他又写了什么?他写:“这就是答案,请给分……”老师气不过,就恼羞成怒地叫:“小子,厉害啊!给我过来,我有两道题目问你,你若答出第一题,可不必答第二题……”
老师:“你的头发有几根?”
同学:“一亿两千万三千六百零一根。”
老师:“你怎么知道?”
同学:“这一题不用回答。”
期末考他又得了满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两次考试场景形成精巧的闭环结构,以学生用逻辑悖论反制教师的情节制造双重反转。期中考试用行动诠释'勇气'完成第一次幽默突转,期末用'答案与题目互为镜像'形成第二层反套路,最后通过'头发数量'的伪科学回答和'此题不用答'的终极反杀,将师生博弈推向荒诞高潮。故事利用学术场景的严肃性与学生叛逆式解构形成强烈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哲学思辨暗含其中,既符合校园群体的共同经验,又在规则框架内完成三次预期违背,结尾的开放式胜利让听众获得智力优越感的愉悦释放。
2024/10/04 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