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守国门,雪王死社稷。
中午12:12X世界最长闪电可达829千米,能从东方明珠劈到

明珠守国门,雪王死社稷。

中午12:12
X

世界最长闪电可达829千米,能从东方明珠劈到河南,覆盖雪王老家
原创 环球科学 环球科学
2025年09月12日 22:02 北京 684人

图片来源:图 unsplash
明珠守国门,雪王死社稷。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张图片本身是一幅壮观的闪电景象,展现了自然界中罕见的气象现象——超长闪电。然而,它的幽默感主要来自于标题和补充信息之间的强烈反差与荒诞联想。 标题说“世界最长闪电可达829千米,能从东方明珠劈到河南,覆盖雪王老家”,这已经是一个夸张而富有想象力的说法。东方明珠是上海的地标,河南是中国中部省份,两者相距约1000公里,而829千米的闪电确实接近这个距离,所以从地理上讲有一定合理性,但用“劈到”这种拟人化的说法,让闪电显得像有目的性一样,本身就带点戏谑意味。 更关键的是那句补充信息:“明珠守国门,雪王死社稷。” 这句话模仿了古代史书或政治评论的风格,像是在写一个王朝兴亡的史诗。但这里,“明珠”指的是东方明珠塔,象征现代都市;“雪王”则明显是指蜜雪冰城的创始人张红超(网称“雪王”),一个以平价奶茶闻名的商业人物。把这两个完全不相干的实体——一个是城市地标,一个是网红品牌老板——放在同一个历史叙事框架里,形成了一种荒诞的并置。 于是,整个场景就变成:一道长达829千米的闪电,从上海的东方明珠出发,一路劈向河南,正好击中“雪王”的老家,仿佛是天谴降临,导致“雪王死社稷”。这显然是对现实的一种夸张、戏仿式的调侃,将自然现象与网络梗、商业人物、历史语言混搭在一起,制造出一种“严肃中带着滑稽”的效果。 这种幽默来源于: 1. 用庄重的历史语调描述一个荒谬的现代事件; 2. 将自然现象与网络流行文化强行关联; 3. 把地标建筑和商业IP当作“国家命运”的象征; 4. 利用“雪王”这一网络昵称引发熟悉该梗的人的共鸣。 因此,好笑之处在于它用一本正经的态度讲了一个完全不正经的故事,让人在惊讶之余忍不住发笑。 该图片评价涉及中国地理标志东方明珠、网络流行品牌蜜雪冰城及其创始人张红超(网称‘雪王’),并借用历史叙述风格进行戏仿,结合2020年世界气象组织确认的最长闪电纪录(709千米,后更新为829千米)这一气象事件,形成对现代商业文化与自然现象荒诞关联的讽刺性幽默。其中‘明珠守国门,雪王死社稷’为网络梗,反映网民对本土品牌扩张与城市象征的文化调侃。
41
收藏
09/14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