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久以前发生的故事。
 
有一天,哈港在车水马龙的路中央拿着手机大声叫着:“喂!是王总吗?我是哈港。那批货已到了吧?好!我马上让马仔去拿货款。”
 
接着,他又神气十足地打起手机:“是张董吗?今天有没有空?我请在香格里拉您喝咖啡!不,不,不,别客气,还是我来请。”
 
哈港顺势环视一下四周,心中暗自高兴:“他们一定很羡慕我,特别是那边几个MM,嘿,嘿……”
 
他陶醉了,仿佛进入梦境。
 
“哈港叔叔,你说好只玩一会,该将玩具还给我了。”五岁的豆豆叫喊声把哈港从梦中唤醒。
 
“……?!”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个笑话通过身份反差和场景解构制造了强烈幽默效果。前半段精心营造商务精英的虚荣形象,使用'王总''张董''香格里拉'等符号堆砌出浮夸感,为反转蓄力。结尾五岁孩童索要玩具手机的转折,瞬间打破成人世界的虚假表演,将'商业大佬'降维成'玩过家家'的孩童状态,形成荒诞对比。利用成年人对社会地位的集体焦虑与儿童纯真视角的碰撞,既讽刺了虚荣心又释放了压力,符合'安全地打破规则'的幽默本质。延迟笑点在于听众需要片刻才能将'玩具手机'与前面夸张的商务对话联系起来,增强了回味空间。
306
收藏
2024/10/05 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