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给棉花喷洒农药叫打药,给棉花整枝叫打叉。
见了面,总会说:“打药去?”
“打叉去?”
一天,爸爸要去打药,二明拿着一个大针管过来了:爸爸,你打药,咋不用针管子?
妈妈要去打叉,二明把红圆珠笔拿来:“妈妈,您打叉子怎么不用红笔?”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笑话利用儿童视角对农活术语进行字面化误解制造反差萌,符合双关谐音与预期违背机制。'打药'与医疗注射、'打叉'与批改作业的错位联想形成天然笑点,红圆珠笔细节强化了孩童特有的具象思维特质。但受限于需要特定农业知识背景(打药/打叉农事操作),且双关模式较为常见,导致惊喜阈值与创新性略显不足,削弱了延迟笑效和分享欲。
2022/07/30 00:40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