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交车上,一个爸爸在对他儿子说:“都那么大了还打不过你妈妈,我十二岁就能打过你奶奶了!”
旁边一哥们冲那爸爸吼到:“有你这么教育孩子的吗?会不会当爹啊!”
那男的愣了愣,说:“我说的是羽毛球!”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这个笑话通过双关语和场景反转制造了幽默效果。前半段利用'打'字的暴力暗示制造误解(父亲似乎在鼓励暴力),成功引发旁听者的道德谴责,形成第一次冲突;结尾用'羽毛球'揭晓无害的真实含义,实现预期违背。语言简洁有力,父子对话与路人干预形成戏剧张力,'十二岁打过奶奶'的荒诞对比强化了反转效果。既讽刺了家长教育方式容易引发歧义,又利用运动术语消解冒犯感,符合'安全打破规则'的幽默本质。羽毛球作为日常运动项目选择恰当,确保大众都能理解双关含义,最后0.5秒的真相延迟恰到好处地触发笑点。
2024/10/02 02:19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