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怀疑太太耳朵渐聋,决定考验一下她的听觉。
轻手轻脚走到她身后十米的地方。
“小兰,”
说道:“你听得见我吗?”
她没有回答。
于是我移到她身后六米的地方,“小兰,”
重复说,“你听得见我吗?”
她依然没有搭腔。
再走前到离她三米的地方,问道:“现在你能听见我吗?”
“听见,”
她回答,“我这是第三次回答了~听见!”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丈夫测试妻子听力却反被吐槽的情节,制造了双重反转效果:首先利用三次距离递减的重复结构让听众误判妻子耳聋,最终揭露妻子早已应答的事实,既打破了常规测试逻辑(预期违背),又通过妻子无奈的回答完成对丈夫行为的幽默解构(荒诞感)。简洁的三段式推进(十米/六米/三米)符合相声的'三翻四抖'节奏,且'第三次回答'的延迟揭示形成有效笑点。夫妻日常矛盾的主题具有普遍共鸣,测试听力行为本身无害化处理了潜在冒犯性,结尾的互动性反问增强了喜剧张力。
2022/07/30 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