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请问您这些奶牛能产多少奶呢?
农夫:您是说那头?黑色的还是棕色的那头?
记者:棕色的吧。
农夫:一天也就几升奶吧。
记者:那黑色的那头呢?
农夫:一天也就几升奶吧。
记者:好吧…
那你都喂它们吃什么呢?
农夫:那头?黑色的还是棕色的那头?
记者:黑色的。
农夫:它就吃草。
记者:那另一头呢?
农夫:吃草。
记者:你为什么总问我哪头哪头?!答案明明都一样。
农夫:因为那头黑色奶牛是我的啊!
记者:噢噢,不好意思,那棕色那头呢?
农夫:也是我的。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重复问答制造强烈预期模式后,用双层反转打破规则:第一次农夫用‘因为那头黑色奶牛是我的’制造假性冲突,当记者以为找到差异点时,又用‘也是我的’彻底消解区分意义。这种对逻辑陷阱的戏耍既符合‘安全打破规则’的幽默本质,又精准利用对话节奏(三翻四抖结构)强化荒诞感。黑色幽默体现在用严肃问答形式解构严肃提问本身,记者越是认真追究差异,农夫越是暴露问题的无意义性,这种权力关系倒置产生了喜剧张力。最后的双重归属宣告既制造预期违背(记者以为会有所有权差异),又通过完全相同的答案达成逻辑闭环,符合‘在冒犯与共鸣间平衡’——冒犯了提问者的较真态度,却未涉及真实冒犯对象。
341
收藏
2022/08/01 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