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店中秋节出卖月饼,招牌上错写成“曰饼”。
 
有个人指着“曰”字说:“你把‘月’字写成白字了。”
 
店主说:“你别骗我了,‘白’字还有一撇哩。”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汉字形近字的认知错位制造幽默效果。店主将'月饼'错写成'曰饼'后,顾客以'白字'提示错字,店主却用'白字还有一撇'反呛,形成双重文字游戏:第一层是'月'与'曰'的象形混淆,第二层是'曰'与'白'的结构差异。这种对汉字笔画特征的解构既符合大众对常见错别字现象的集体记忆,又通过店主理直气壮的辩解形成预期违背。结尾反转突显了文化水平有限者强词夺理的荒诞感,符合'安全地打破规则'的幽默机制。但笑点依赖特定汉字知识,对非汉字文化圈受众效果会减弱,且字形梗创新度有限,故未达高分。
304
收藏
2024/09/27 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