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小学时代请事假一定都要事先递假单给老师。
我同学教小学三年级,有一天她的一个学生因为奶奶过世要出殡,必须回家,所以在事假单的“事由”上写着:“出殡”。
我同学纠正他说,“事由”应该是请假的人要去做的事才对。结果小朋友点点头,拿回去改。不久后,他拿来改过的事假单,只见“事由”由“出殡”改成——“陪葬”!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故事通过小学生修改请假单的天真行为,制造了两次认知反差:第一次‘出殡’是客观事实的直白表述,第二次‘陪葬’在教师提示下产生的逻辑谬误,既符合儿童认知局限的合理性,又因生死议题的禁忌感形成荒诞冲击。用词简练精准(仅两字修改),利用‘事由’所指的行为主体混淆制造双关幽默,在冒犯边界上用孩童的无知作为安全垫,将死亡话题转化为无害的滑稽解构。延迟笑点在于听众需要半秒反应‘陪葬’的行为荒诞性,且具备‘次日回忆依然生动’的记忆度。
2024/11/24 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