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不带纸,带石头。上学时,一些同学搞破坏,把石头扔厕所里,一星期堵了两次。
 
结果第二周全校开大会,教育主任讲话:“我们学校有一些学生不讲卫生,上厕所不带纸,带石头!”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教育主任错位的指责制造了强烈反差,将学生恶作剧(扔石头)和卫生习惯(带纸)两个毫无关联的行为强行嫁接,形成荒诞的因果逻辑。主任用严肃口吻说出'上厕所不带纸带石头'的结论,既符合学校大会的教育场景,又暗合'欲盖弥彰式批评'的现实官僚作风,在冒犯边界上精准踩中听众对形式主义说教的集体记忆。谐音'带'字双关(主动携带/被动带入)和'石头-堵厕所'的因果错位,完成了从校园恶作剧到职场甩锅文化的双层解构,符合'用无害滑稽解构严肃话题'的情感释放机制。
273
收藏
2024/09/27 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