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来面试的明天再来吧,在下大暴雨我很急啊大暴雨叔叔你

你好,我是来面试的

你好,我是来面试的
明天再来吧,在下大暴雨
我很急啊大暴雨叔叔
你多大了
20
我才25,你叫毛线叔叔
毛线叔叔,请问包吃包住吗
住宿有补贴,吃饭没有
还没呢
6
6点开饭吗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张图片之所以幽默好笑,是因为对话中充满了反差和错位的逻辑,制造出一种荒诞又真实的感觉。 首先,面试者用“大暴雨叔叔”称呼对方,这个称呼本身就很奇怪,因为“大暴雨”是天气现象,不是人名。但对方却一本正经地回应“我才是25岁,你叫毛线叔叔”,把“毛线”当作自己的名字,还反过来调侃对方叫他“叔叔”,这种身份错乱让人忍俊不禁。 接着,面试者继续用“毛线叔叔”来称呼对方,说明他已经接受了这个荒谬的设定,而对方也顺着这个梗往下聊,说“住宿有补贴,吃饭没有”,然后只回了一个数字“6”,面试者立刻理解为“6点开饭吗”。这里“6”被当成时间,而不是其他含义,显得非常滑稽,因为正常情况下不会这样简略沟通。 整个对话像是两个陌生人之间在认真讨论工作待遇,但使用的语言却完全不合常理,比如称人为“大暴雨叔叔”、“毛线叔叔”,以及用单个数字回答问题,这些都打破了日常交流的逻辑,形成强烈的喜剧效果。 此外,对话中的角色形象也增加了笑点:面试者头像是一个夸张表情的卡通人物,看起来很慌张,而对方头像是一个严肃的男性剪影,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荒诞感。 总之,幽默来源于语言的错位、身份的混乱、以及对日常场景的夸张演绎,让人在看似认真对话中感受到无厘头的搞笑。
喜欢3
收藏
08/28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