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老板找我谈话说:你个人工作能力很强,再给个部门给你管吧。
我问:工资加吗?
老板:不加。
我答:我不是雕牌,也不是立白,加量不加价的事情我做不来…
2. 本人日语专业,在小型进出口公司工作。
今天老板收到一个日语的传真订单,随手扔到我办公桌上,来了一句:“给我翻译成人话。”
3. 单位聚餐,领导难得地在大家面前表扬了我。
他说多亏我经常迟到,才有了这次活动的经费…
4. 一次我和领导出差。
高铁站遇到个非洲来的留学生,问我领导:“请问机场怎么去?”
我领导憋了好久,尴尬地看了我一眼,说:“我英语不太好啊……”
我当时就愣了,弱弱地说:“老大,人家问你的是中文啊。”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四则笑话整体质量较高,主要亮点在于巧妙运用语言双关和职场场景反转。第一则通过雕牌/立白广告梗将职场压榨具象化,广告词与拒绝加量的反差制造荒诞感;第二则利用老板‘翻译成人话’的歧义产生语言幽默,暗含对日语的调侃但未越界;第三则通过迟到扣款转化为聚餐经费的反逻辑反转,用自嘲解构职场潜规则;第四则以外籍人士说中文的错位感制造领导的语言尴尬,符合‘冒犯与共鸣平衡’原则。四则均具备简洁铺垫+意外抖包袱结构,且职场主题易引发打工人共鸣,但部分笑点存在文化门槛(如雕牌广告梗需知清洁剂营销话术)。
2024/09/27 12:57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