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回到中世纪,那个时候文科生不开心了可以直接烧死一个理科生
胜春朝前几年文科就业还挺好的1天前河南回覆338momo是宋

想回到中世纪,那个时候文科生不开心了可以直接烧死一个理科生

胜春朝
前几年文科就业还挺好的1天前河南回覆338
momo
是宋朝吗1天前广东回覆2412
想回到中世纪,那个时候文科生不开心了可以直接烧死一个理科生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张图片的幽默来源于对历史和现实的荒诞对比,以及对“文科生”与“理科生”之间社会刻板印象的夸张讽刺。 首先,图片中的对话表面上看是两个网友在讨论文科就业情况。第一个用户说“前几年文科就业还挺好的”,这是一句看似正常的感慨,反映现实中文科生就业难的问题。第二个用户回复“是宋朝吗”,用一种调侃的方式质疑对方的说法,暗示“文科就业好”的时代已经远去,甚至要追溯到古代。 但关键在于图片补充信息:“想回到中世纪,那个时候文科生不开心了可以直接烧死一个理科生”。这句话将整个对话从现实拉入一种荒诞的历史幻想。它故意把“中世纪”和“烧死”联系起来,暗指历史上宗教裁判所或类似事件中对异端的迫害,而这里却把这种极端暴力行为“合理化”为“文科生不开心时可以烧死理科生”。 这个笑点的核心在于: 1. 把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文理之争”(文科生 vs 理科生)夸张地投射到中世纪的残酷历史背景中。 2. 用“烧死”这种极端暴力手段来解决“不开心”这种情绪问题,形成强烈反差,制造荒诞感。 3. 暗示文科生在现实中地位较低、就业困难,所以幻想通过“中世纪式”的暴力来获得权力和报复,是一种黑色幽默。 4. “烧死理科生”也带有对理科生“高薪、受重视”的嫉妒和讽刺,进一步强化了文理之间的对立。 整体上,这个笑话通过将现代教育焦虑与历史暴力结合,用夸张和反讽的手法揭示了社会对文科生的偏见和现实困境,因此显得既好笑又带有一丝无奈。 该评价涉及对文科生与理科生社会刻板印象的讽刺,以及通过荒诞历史对比反映现实教育就业问题的黑色幽默。
81
收藏
08/19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