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是集体公有企业管得松,工人经常把工厂里的东西往家里拿,还编出了顺口溜:“党是妈,厂是家,缺啥朝妈要,没啥从家拿。”
工厂民营后,又有一个工人从厂里拿东西,老板看到后问:“为什么拿工厂的东西?”
工人狡辩地说:“我把工厂当成家了!”
“是吗!”
老板高兴地说:“这样非常好,只是现在家里缺钱花了,你这个月的工资就给家里吧!”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时代变迁的对比构建了双重讽刺结构,在公有制时期工人挪用公物的现象被拟人化顺口溜合理化,私有制后同样的行为遭遇资本逻辑的反噬。老板利用'家'的概念偷换,将劳资关系转化为家庭成员义务,既延续了历史记忆又制造了身份错位。关键笑点在于用资本规则解构集体主义话语,既保持了'家'的比喻连贯性,又通过工资充公实现了权力关系的戏剧性反转。语言凝练度较高,'缺啥朝妈要'与'给家里吧'形成镜像对照,既符合中年群体对国企改制的历史认知,又暗含对当代职场规则的调侃,在冒犯边界上因采用资本逻辑反击而避免直接攻击特定群体。
2024/09/27 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