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出去旅游,去银行取钱。到了一个自助银行门口,上面写着“自动门”。以为是人站到那门就可以自动打开,于是两人站在那半分钟,门没开。朋友说:“不行,咱拿卡刷一下。”我刷了,还是开不了。于是最后各种方法,跺脚、吓唬它,都没办法打开。在我们绝望的时候,发现旁边有个按钮。第二天,门口写着“按钮在此处”!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故事通过生活化的尴尬场景成功制造幽默效果。自动门标识引发的误解符合大众对科技产品失灵的共同体验,跺脚吓唬门的夸张行为形成强烈荒诞对比。结尾双反转设计精妙:首次发现按钮的解决方案已构成预期违背,次日新增的提示标语更用物理补丁强化了前日遭遇的荒诞性,这种延迟揭示的机关式笑点能触发听众顿悟的快感。故事结构完整,从建立期待(自动门)、多重尝试(刷卡/跺脚)、到意外解谜(按钮)层层递进,次日标语既是对前日闹剧的官方认证,又暗含对人性化设计缺失的温和吐槽,在共鸣与调侃间取得平衡。
252
收藏
2024/09/27 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