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高一的时候,我们学校月考,班上有人作弊。那时候我们考的数学有一题是证明题。由于证明题比较难写,所以大家都不太注意。就是有一个白烂同学,他做好了小抄,刚好他小抄上有考出来的那一题证明题。
 
但是考试他快写不完,没有写到那一题证明题。于是在收考卷的时候,他可能是太紧张了,就拿起胶水,把小抄贴在那一题上面……结果他得了一支大过,同时也成为校园的传奇人物……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故事通过作弊行为的荒诞转折制造笑点,符合意外与反转的标准。作弊学生因紧张将小抄直接贴在试卷上的行为,既突破了常规逻辑又充满戏剧性,形成强烈的反套路效果。该情节在学生群体中具有高度共鸣基础,作弊场景和考试焦虑是普遍校园经验,容易引发代入感。用胶水贴小抄的极端行为制造出夸张的滑稽感,收尾的「校园传奇」结局产生延迟笑点,符合情感释放中的荒诞解构。故事结构简洁紧凑,从铺垫作弊到高潮动作仅用四句话完成,符合语言技巧中的节奏感要求。但缺乏双关语等语言技巧,且未涉及社会深度讽刺,因此在创新性和技巧丰富性上有所欠缺。
336
收藏
2024/09/27 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