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过这样的人{当然我见的人也不多[当然我也见过一些人(也不一定都是人)]}。
简单吃个饭(180多)哟和谁吃饭呢我同事(我正式工他合同工)

没见过这样的人{当然我见的人也不多[当然我也见过一些人(也不一定都是人)]}。

简单吃个饭(180多)
哟和谁吃饭呢
我同事(我正式工他合同工)
不是你说话就必须加括号标注吗
偶尔吧(显得高冷)
周末要不要见一面(我开车)
刚买的海豚(全款)
去喝星巴克(贵)
行吧
你不经常去星巴克吧(我去过11次)
没见过这样的人{当然我见的人也不多[当然我也见过一些人(也不一定都是人)]}。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张图片之所以幽默好笑,是因为对话中充满了刻意的“括号备注”和夸张的自我介绍,制造出一种荒诞、做作又略带讽刺的氛围。整个聊天过程像是在演一出“社交表演”,每句话后面都跟着一个括号,仿佛在向对方解释自己说话的潜台词或内心活动,这种过度解释反而显得不自然、矫情。 比如,“简单吃个饭(180多)”——吃饭本来是日常小事,但特意标注价格,暗示这顿饭并不“简单”,可能是在炫耀消费水平或暗示对方要付钱;接着“我同事(我正式工 他合同工)”——这里用括号强调身份差异,显得非常功利和刻薄,好像在提醒对方“我比你地位高”。 更搞笑的是“偶尔吧(显得高冷)”——这句话本身是拒绝,但括号里却直接说明“我这是在装高冷”,完全暴露了伪装的心理,反而显得很滑稽。类似地,“刚买的海豚(全款)”更是离谱,海豚不可能是普通消费品,说“全款”更像是一种夸张的炫富方式,让人觉得荒谬。 “去喝星巴克(贵)”也一样,点一杯咖啡还要特别注明“贵”,仿佛在提醒对方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显得既小气又虚荣。 最后“你 不经常去星巴克吧(我去过11次)”——这句话表面是关心,实则暗含炫耀,还用数字来证明自己的“频繁程度”,显得极其幼稚和自恋。 而绿色对话框中的回复“行...吧”则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敷衍,仿佛被对方的“括号式人格”逼得无话可说,只能勉强答应。这种反差让整个对话更加好笑。 再加上图片补充信息“没见过这样的人{当然我见的人也不多[当然我也见过一些人(也不一定都是人)]}”,进一步强化了对这个“括号怪人”的调侃,用层层嵌套的括号模仿其说话风格,同时表达出一种“我见过奇葩,但你是最奇葩的”态度,把荒诞感推向高潮。 总之,幽默来源于角色的极端做作、过度解释和不合常理的逻辑,以及对话双方之间的心理落差,让人忍俊不禁。
27
收藏
08/13 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