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系学生做野外实习,一个学生碰巧发现了一块大化石。
 
讲师甲说这是一块树木化石,讲师乙坚持是一根恐龙腿骨,双方争论不已。
 
学生们不知道是谁说得对,但是他们知道两位讲师都要给他们的实习报告评分,于是一个聪明的同学在报告上写,发现的是恐龙的木腿。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学术场景的荒诞解构完成双重幽默建构:首先利用师生权力关系制造紧张感(两位讲师都要评分),再以“恐龙的木腿”这种违反生物学常识的拼接概念完成逻辑反转,既化解了叙事矛盾又制造了语言双关。其核心笑点源自对学术权威的温和挑战(学生用伪科学结论同时讨好对立双方),符合压力释放机制;恐龙骨骼与树木化石的强行嫁接则触发认知失调式笑点,属于无害荒诞范畴。但受限于专业背景知识的轻微门槛(需理解化石分类基础),部分受众可能无法立即捕捉到恐龙不可能有木制器官这一层矛盾,导致笑点传递效率折损。
138
收藏
2022/07/30 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