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家里吃包子,由于家里人多,口味不一,便包了四种馅。
出锅后,小外甥顺手便拿了一个,他妈妈(我姐)瞪了他一眼,于是小外甥把包子掰成两半,给姥爷一半,姥姥一半,我姐看了很高兴。
小外甥又拿了一个掰成了两半,给小姨一半,给小姨夫一半。
大家都说:“这孩子真懂事!”
小外甥又跑去拿了第三个掰成了两半,嘴里在嘀咕着:“怎么还是萝卜馅的!”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故事通过三次递进式分包子行为制造了强烈反转效果。前两次将包子分给长辈的行为建立了‘懂事’人设,第三次掰包子时孩子嘀咕‘怎么还是萝卜馅’瞬间揭穿其真实动机——实为挑食而非孝顺。这种表面行为与内在动机的反差构成核心笑点,既符合家庭场景的共鸣性(多人聚餐口味问题),又通过童言无忌消解了冒犯感,结尾的萝卜馅抱怨更是精准戳中挑食儿童的普遍心理,完成对‘懂事’表象的荒诞解构。
2024/09/27 23:29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