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听一个朋友讲的。
电视上有一个寻宝鉴定的节目,有一哥们拿了一个陶瓷的小罐上去让专家鉴定。
好几个专家又是放大镜又是研究商量的,弄了半天,给出的结论是宋朝早期某个名窑的,价值不菲。
问持宝人怎么得到的?
那哥们支支吾吾半天,脸憋通红,冒出一句:套圈套的。
留下一群专家在风中凌乱……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强烈的预期违背和反转制造出极佳喜剧效果。鉴宝节目严肃的文物鉴定场景与市井套圈游戏的荒诞结合,形成认知落差。专家团队用专业设备反复研究的郑重其事,与持宝人"套圈套的"的朴实回答形成戏剧性对比,精准击中"权威解构"的幽默点。语言节奏把控精准,前半段铺垫文物价值时营造庄重感,结尾四字反转瞬间打破氛围,符合相声"三翻四抖"的结构美学。套圈作为大众熟悉的市井游戏,既保证共鸣又强化了现实荒诞感,而"支支吾吾半天"的细节描写则增强了画面喜感,使听众能自然脑补专家集体石化的名场面。
2024/09/28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