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要写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
 
他来找我帮忙,我鼓励他自行思考。他终于想出“假如我是太空人”。
 
我对他的构思夸奖一番后,他接着说:“我要到太空去探险。我可能会发现一个新的星球……”
 
“好棒!”我说,“然后怎么样?”
 
“等地球上的人多得住不下时,一部分人可以搬到新的星球去。”他说。我拍手叫好,期望他继续说下去。“到那时,我就可以炒地皮,发大财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内容通过儿童纯真视角与成人现实思维的碰撞制造笑点,符合'意外与反转'原则。从探索宇宙的崇高理想突然转折到'炒地皮发大财',利用年龄身份与话语内容的反差制造荒诞感。'炒地皮'的市侩用语与太空人身份形成强烈对比,既包含对现实社会的微妙讽刺(社会洞察),又保持了童言无忌的安全边界(冒犯边界)。对话层层递进的结构符合'三翻四抖'节奏,前两句铺垫科学幻想,最后一句突然落地到现实利益,形成认知落差。儿童将成人世界潜规则无意识暴露的错位感,既制造了延迟笑点又具备可传播性。
281
收藏
2024/12/27 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