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在放假前给学生们留了一道数学题,放假回来要让学生上台来讲解。
放假回来以后,数学老师让小明上去讲一下这道题。
数学老师:小明,你说一下这道题需要用到什么数学原理。
小明:勾股定理。
数学老师:很好,那这道题你做了几遍得出答案的?
小明:6遍。
数学老师:不错,大家要向小明学习,这么勤奋好学的不多了。来小明,你说一下答案吧。
小明:已经有6个答案了,老师您想问哪个答案?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笑话通过三重递进结构制造反转效果:首先利用‘6遍’制造勤奋假象,接着用表扬强化预期,最后用‘六个答案’颠覆认知。这种‘勤奋型学渣’的反差设定精准击中学生群体对作业重复修改的共鸣,数字‘6’的重复使用形成记忆点,开放式结局(六个答案的悬念)增强了互动性和延迟笑点。老师表扬与真实结果的荒诞对比,既缓解了学业压力又未越过冒犯边界,符合‘安全地打破规则’的幽默本质。
2023/06/01 08:00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