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女数学家爱米·诺德,虽已获得博士学位,但无开课“资格”。因为她需要另写论文后,教授才会讨论是否授予她讲师资格。
 
当时,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十分欣赏爱米的才能,他到处奔走,要求批准她为哥廷根大学的第一名女讲师,但在教授会上还是出现了争论。
 
一位教授激动地说:“怎么能让女人当讲师呢?如果让她当讲师,以后她就要成为教授,甚至进大学评议会。难道能允许一个女人进入大学最高学术机构吗?”
 
另一位教授说:“当我们的战士从战场回到课堂,发现自己拜倒在女人脚下读书,会作何感想呢?”
 
希尔伯特站起来,坚定地批驳道:“先生们,候选人的性别绝不应成为反对她当讲师的理由。大学评议会毕竟不是洗澡堂!”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故事通过历史事件展现了性别偏见的荒谬性,核心笑点在于希尔伯特用'大学评议会不是洗澡堂'的类比进行反驳,制造了严肃议题与日常场景的荒诞对比。反驳既保留了学术辩论的庄重感('性别不应成为反对理由'),又用生活化比喻解构了反对者的逻辑(暗示反对者将性别问题庸俗化),形成预期违背。该笑点具备社会讽刺深度,暗合现代性别平等共识易引发共鸣,且'洗澡堂'的意象与'学术机构'形成强烈反差,符合'安全地打破规则'的幽默本质。但受限于历史叙事体裁,语言节奏缺乏相声式'三翻四抖'的爆发力,且需要听众具备基本的女权意识才能完全理解讽刺力度,因此未达满分。
148
收藏
2024/10/02 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