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天休息,上幼儿园的妹妹挟持了我的足球,威胁我给她讲故事。我说那就讲“龟兔竞走”吧,妹妹不干,说已经讲一百遍了。我匆匆绞尽脑汁又编了一个故事给她讲:“龟兔竞走后,兔子一向不平气,于是他们又比了一次。这一次他们一路到了终点,没有分出胜败,他们决定称体重,谁重谁就赢。结果乌龟稍稍重一点点,兔子输了。兔子还是不平气,忽然她发现小乌龟耳朵里有只小虾米,一下明白了,就明知故问地问小虾米道:‘你在干吗呢?’小虾米看自己替小乌龟作弊的事被发现了,就不急不忙地说:‘我在给小乌龟讲故事呢。’”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故事巧妙运用了多重幽默机制。首先以经典寓言续写形成认知共鸣,随后通过称重作弊制造预期违背,最终小虾米用'讲故事'的借口完成双关反转,既呼应开篇妹妹要挟听故事的情境,又暗合'耳朵藏物'的作弊谐趣。作弊理由的荒诞性符合儿童逻辑,而'小虾米讲故事'的套娃结构形成延迟笑点,结尾将现实威胁与虚构作弊形成互文,在幼儿生活场景中完成了对'作弊'行为的无害解构。
154
收藏
2024/10/24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