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小明,你来说说,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
小明:“三顾茅庐,当然是上了三次厕所啊!”
老师:“站出去!”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笑话利用谐音双关制造意外反转,将历史典故‘三顾茅庐’曲解为‘上厕所’,通过小学生常见的认知错位触发笑点。‘茅’字既指代厕所又关联典故中的‘茅庐’,形成语言歧义,符合‘预期违背’和‘双关技巧’。老师权威训斥与小明的荒诞答案形成反差,强化了学生群体对课堂压抑氛围的集体记忆共鸣。但笑点较浅层,依赖单一谐音梗,缺乏社会深度与创新性,故属于中等幽默。
2023/12/20 08:00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