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着碗里的鸡肉作了一揖,然后赋诗一首:
 
鸡鸣报晓有德,
难免一刀之灾。
生前未寻坟地,
死后无处葬埋。
暂且存我肚中,
也算一口棺材。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首打油诗通过拟人化手法将食用鸡肉的过程转化为荒诞的葬礼仪式,实现了多重幽默机制:1.用文雅的诗词形式解构日常饮食,形成文体与内容的反差;2.‘一口棺材’的双关语既指容器又暗合‘葬身之所’,语言技巧精妙;3.将动物伦理问题转化为无害的黑色幽默,如‘生前未寻坟地’既符合鸡的现实命运又制造荒诞感;4.‘作揖赋诗’的行为表演与‘存我肚中’的结局形成强烈对比,符合‘安全地打破规则’的幽默本质。诗句结构工整押韵,层层递进完成从歌功颂德到吞噬入腹的反转,在保持文明礼仪表象下完成对食物链的荒诞解构,既有文人式自嘲又暗含对生命循环的哲思,符合延迟笑点和记忆度标准。
236
收藏
2022/05/08 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