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你的3年计划是啥?
答: 等3年后的端午~😂
老板:你工作的短期规划是什么?吗小喽等端午
老板:你工作的长期规划呢?吗小喽等国庆

问: 你的3年计划是啥?

老板:
你工作的短期规划是什么?

吗小喽
等端午
老板:
你工作的长期规划呢?

吗小喽
等国庆
问: 你的3年计划是啥? 答: 等3年后的端午~😂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两张图片之所以幽默好笑,主要是因为它们通过夸张和不合常理的回答来制造喜剧效果。 首先,在第一张图片中,老板问员工“你工作的短期规划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正式且常见的问题,通常期望得到的是与工作目标、项目计划等相关的内容。然而,员工(吗小喽)的回答却是“等端午”,这完全出乎意料。端午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与工作规划毫无关联,这样的回答显得非常搞笑和不合逻辑,打破了常规的对话预期,产生了幽默感。 其次,在第二张图片中,老板进一步询问“你工作的长期规划呢?”这个问题更加正式,通常需要更深入和长远的职业规划作为回答。但吗小喽的回答依然是类似风格的“等国庆”,国庆节是另一个重要的节日,同样与职业规划无关。这种回答不仅延续了前一张图片的搞笑风格,还进一步加深了荒诞感,让人觉得这个员工对工作完全没有认真规划,只是在敷衍或者开玩笑。 最后,补充信息中提到“你的3年计划是啥?答: 等3年后的端午~😂”这句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幽默模式。它表明无论时间跨度多长,这个员工的规划总是与节日挂钩,完全不切实际,这种一贯的荒谬回答让人忍俊不禁。 总的来说,这些图片通过将正式的工作对话与完全不相干的节日联系在一起,制造了强烈的反差和意外性,从而达到了幽默的效果。观众在看到这种不合常理的回答时,会因为其荒诞性而发笑。
61
收藏
05/29 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