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敲门声,我问:“谁?”
没回应。
我又问:“谁?”
门还在敲,我有点儿发怒,提高嗓门:“谁呀?”
外面传来一个同样愤怒的女声:“没敲你家门!!!”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场景(敲门询问)建立共鸣,利用重复询问强化观众期待,最后以‘没敲你家门’的意外反转打破预期,制造出荒诞的错位感。愤怒情绪的镜像呼应(提问者与门外人同时发怒)形成双重喜剧效果,既保持了冒犯边界(未涉及敏感群体),又通过简洁的三段式对话完成起承转合,符合‘短平快’的现代笑点传播特性。门外声源的错位设置让听众在理解真相后产生‘原来如此’的延迟笑点,具备复述传播潜力。
2024/09/27 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