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看了儿子的成绩单,发现有好几科不及格。
父:你的外国地理也不行呀。
儿:因为我没去过外国嘛!
父:你的历史也不行呀。
儿:我生得太迟了,以前的事大多不知道呀。
父:怎么公民也不及格呢?
儿:我未成年,根本不算是公民嘛。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对话通过三次递进式荒诞逻辑制造喜剧效果:儿子将学科成绩差归咎于时空限制(没去过外国、生得太迟)和身份限制(未成年),用儿童特有的天真诡辩解构了学科不及格的严肃性。每个回答都形成微观反转(父亲质问与儿子狡辩的反差),三次重复结构强化了荒谬感(历史/地理/公民三科对应时间/空间/身份三要素)。未成年不算公民的偷换概念既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又暗含对法律概念的滑稽曲解,在避免冒犯的前提下完成了对教育焦虑的温和解构。
2024/09/30 02:29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