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老汉快要死了,临终前在病床上仍担心四个儿子不团结,于是叫他们到窗前。
 
老头拿了一根筷子,大儿子拿过一下就掰断了。于是拿出三根,二儿子拿过一下就掰断了。于是又拿出一把筷子,老三拿过一咬牙全掰断了。老四说:“爹,你是想说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不好折吧?”
 
老人艰难地说:“这……这是……乾隆皇帝用过的筷子……”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该笑话通过经典寓言框架建立预期后,用古董价值的反转制造强烈意外感。首先借'筷子团结'典故引发共鸣,在父子临终场景中铺设温情基调;当三个儿子反复折断筷子时,观众已默认这是团结教育;最终老四点破俗套说教时,老人临终遗言却将筷子定义为文物遗产,用'乾隆用过的'颠覆道德寓言,将物理强度问题偷换成文物价值议题,形成双关反转。这种在临终场景用物质价值消解精神传承的反套路设计,既保留传统相声'三翻四抖'的节奏感,又精准戳破说教式寓言的虚伪性,符合'安全打破规则'的幽默本质。
318
收藏
2024/09/27 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