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不喜欢陌生人问我隐私问题。今天有个不认识的人问我去哪里,我说:“关你屁事啊?”然后他就把我赶出了出租车。
2. “女儿太坚持了,她跟一条狗比赛谁先动,已经对视五个小时了!”
“啊?”
“她是不是疯了?那是个玩具狗啊!”
“神经病,你女儿不也是个芭比娃娃吗?”
3. “大爷,我扶你起来吧。”
“谢谢你啊,小伙子,不用了。”
“没事,乐于助人嘛。来,我扶你起来。”
“你TM有毛病吧,我刚有个座位,你老要我起来干嘛!”
4. 那天我走进药店。
老板:“有没有后悔药?”
老板:“有安乃近,阿莫西林,消食片。”
你要那个?我说:“哪个效果好一点?”
老板:“安乃近,退烧快。”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四个笑话整体符合幽默标准。第一个利用身份错位制造反转(乘客误怼司机),第二个通过玩具与芭比的双重荒诞解构亲子关系,第三个以‘让座’的善意误解暗讽社交边界,第四个用‘后悔药’字面化演绎药房对话。多数段子达成预期违背(如出租车场景中提问者的真实身份、玩具狗与芭比的身份揭露),语言简洁且反转利落(如‘刚有个座位’瞬间颠覆助人逻辑)。部分笑点存在文化适配性(如‘关你屁事’需理解中文直怼语境)和延迟领悟(如芭比梗需反应角色属性)。整体在冒犯边界控制得当(未攻击特定群体),但创新性稍弱(如药房对话套路较常见),故综合评分75。
2024/09/27 16:50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