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法楼自习,捡到一部手机,翻开电话簿,里面都是一些类似于“A,B”这样的名字。
 
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最后找到“我的爸爸”,遂拨过去。
 
接通后,电话那头一个男的接的。
 
男:“你是谁啊?我没来电显示。”
我:“你儿子手机在我手里。”
男:“你别动我儿子,要多少钱都好说。”
我:…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个笑话通过三个层次制造幽默效果:首先铺垫联系人列表异常引发好奇,接着用'我的爸爸'制造安全归属感预期,最后通过绑架勒索的误解完成两级反转。捡手机者陈述事实'你儿子手机在我手里'被对方误读为犯罪宣言,利用日常用语的多义性打破对话逻辑,精准踩中'安全地打破规则'的幽默本质。父亲过度紧张的回应与现实中学生捡手机的平凡场景形成荒诞对比,既没有真正冒犯到特定群体,又通过绑架梗释放了现代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的集体焦虑,符合'在冒犯与共鸣间找平衡'的创作法则。
161
收藏
2024/09/27 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