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边,一个盲人乞丐戴着墨镜在街上行乞。
一个醉汉走过来,觉得他可怜,就扔了一百元给他。
走了一段路,醉汉一回头,恰好看见那个盲人正对着太阳分辨那张百元大钞的真假。
醉汉过来一把夺回钱,道:“你不想活了,竟敢骗老子!”
盲人乞丐一脸委屈地说:“大哥,真对不起啊,我是替一个朋友在这看一下,他是个瞎子,去上厕所了,其实我是个哑巴。”
“哦,是这样子啊!”
于是醉汉扔下钱,又摇摇晃晃地走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双重反转制造出强烈的荒诞喜剧效果。首次反转打破盲人身份预设(用视觉行为检验钞票),二次反转用‘哑巴说话’的悖论形成逻辑黑洞,而醉汉在两次认知颠覆中均未察觉矛盾,凸显角色双盲式的错位幽默。故事利用‘乞丐-施舍者’权力关系的三次转换(施舍→揭穿→再施舍),在身份伪装、信任博弈间形成环形讽刺结构,最后以‘看得见的替盲人看摊的哑巴会说话’的荒诞闭环,完成对街头行骗生态的滑稽解构。延迟笑点在于听众事后咀嚼时会发现‘检验假钞→需要视力’‘哑巴说话→逻辑悖反’双重漏洞,但醉汉的酒精麻痹状态为这些漏洞提供了合理化的叙事缓冲,使荒诞维持在可信的喜剧阈值内。
2024/09/27 15:44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