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入城赴酌,腰席内有橄榄焉。
乡人取啖,涩而无味,因问同席者曰:“此是何物?”
同席者以其村气,鄙之曰:“俗。”
乡人以为“俗”是名,遂牢记之。
归谓人曰:“我今日在城尝一奇物,叫名‘俗’。”
众未信,其人乃张口呵气曰:“你们不信,现今满口都是俗气哩。”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双关语制造了巧妙的语言反转。乡人将城里人带有鄙夷语气的评价『俗』误解为橄榄名称,结尾『满口都是俗气』的荒诞结论形成预期违背,利用『俗』字在文化内涵(土气)与字面意义(气味)间的错位制造笑点。故事结构符合『铺垫-误解-荒诞论证』的经典喜剧模式,方言差异和城乡认知鸿沟的设定具有普遍性,『张口呵气』的动作描写增强了画面感和延迟领悟效果。谐音双关在中文语境下自然流畅,『俗气』作为常见词汇降低了理解门槛,群体自嘲的温和讽刺未触及冒犯边界。
2024/09/27 19:17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