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个段子,一同学叫郑方形,来了个学弟给他写了封信:
 
郑方形学长你好,能在这个学校遇见你真是缘分!
——常方形。
 
我表示:亲人呀,你们搁哪咩?
 
是我呀!
——袁形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个段子通过姓氏与形状名称的谐音制造笑点,例如'常方形'对应'长方形','袁形'对应'圆形',利用语言双关形成意外感。谐音梗本身具备一定的趣味性,且姓氏与几何图形的结合有一定荒诞反差。但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仅依靠单一重复的谐音模式(姓氏+方形),缺乏递进或反转层次;且'袁形'对应'圆'的谐音关联较弱,需要较高联想成本。姓氏梗本身受众较窄,需依赖对特定汉字发音的敏感度,文化普适性有限。此外段子未结合社会洞察或情感共鸣,停留在文字游戏层面,记忆度和延后笑果较弱。
199
收藏
2024/09/27 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