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小一,包小二,包小三三兄弟家境贫寒,今年只能供一位进京赶考,三兄弟便决定比比谁黑,谁最黑,谁就上京赶考。
包小一说:“前些日子我去集市赶集,碰到几个老外,见了我就问‘can you speak 南非语?’”
包小二说:“昨天邻家的小妹妹把手放在我的脸上,被吓哭了,因为她发现自己的手指不见了,知道这叫什么,这就是伸手不见五指!”
包小三沉思片刻说:“大哥二哥,我的名字叫做包拯!”
包小一包小二疑惑道:“那又怎么样?叫包拯就能证明你比我们黑么?”
包小三仰天长叹道:“如果我不是最黑的,爹爹,狗头铡伺候!”
包小一包小二一听,惊出一身冷汗道:“小三息怒啊,你是最黑的,你还会高中的,被后世传颂,人送外号‘包黑炭’”
包拯满意万分,收拾行李,准备进京赶考。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笑话通过历史人物包拯的‘黑脸’形象制造核心笑点,巧妙利用文化符号触发集体记忆。包小三用‘狗头铡伺候’进行威胁,将严肃的铡刀刑具荒诞化为兄弟争执道具,形成反差幽默。‘包黑炭’外号既呼应历史传说又暗含谐音梗,完成双关语言技巧。三兄弟攀比‘谁更黑’的设定本身具有荒诞性,而包小二‘伸手不见五指’的夸张描述强化了喜剧张力。结尾将科举赶考与包拯未来成为清官的人生轨迹形成命运闭环,在历史解构中达成意外惊喜。该笑话对熟悉包青天故事的中国受众具有强共鸣,但文化门槛限制了普适性。
2022/10/22 12:11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