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刘备在阴间遇到刘禅,会怎么对他?
诸葛亮和刘备在阴间遇到死去的刘禅,会怎样对他?刘备:曹魏灭了
诸葛亮:那我给你留的姜维是忠臣吗?刘禅:相父你放心吧,姜维老

诸葛亮和刘备在阴间遇到刘禅,会怎么对他?

诸葛亮和刘备在阴间遇到死去的刘禅,会怎样对他?

刘备:曹魏灭了吗?
刘禅:灭了,皇帝都让人当街囊死了!
刘备:干得漂亮,儿子!那东吴鼠辈呢?
刘禅:也投降了!
刘备:意思是天下统一了?
刘禅:统一了!
刘备:那禅儿你也还于旧都了?
刘禅:当然了,我就是在洛阳老死的!
刘备激动的大哭~
诸葛亮:那我给你留的姜维是忠臣吗?
刘禅:相父你放心吧,姜维老忠诚了,临死前还在杀敌!
诸葛亮:那司马老贼呢?
刘禅:司马懿早死了,他儿子还让我三句话说死了!
诸葛亮:禅儿长大了,那你驾崩后,谁当的皇帝?
刘禅:听说叫刘渊。
诸葛亮:不对吧,禅儿你有叫刘渊的儿子吗?
刘禅:不太清楚,反正他尊我为孝怀皇帝。
诸葛亮:那可能是旁支吧,不管了,只要是大汉就行。
刘禅:放心吧相父,是大汉没跑了!
诸葛亮激动的大哭~
诸葛亮和刘备在阴间遇到刘禅,会怎么对他?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点击查看全部
这个段子之所以幽默好笑,是因为它巧妙地利用了历史事实与人物性格的反差,制造出强烈的荒诞感和讽刺效果。 首先,刘禅在历史上以“乐不思蜀”著称,是典型的昏庸无能、投降派皇帝。他投降司马昭后,在洛阳过着安逸的生活,甚至被戏称为“扶不起的阿斗”。而在这个虚构的阴间对话中,刘禅却突然变得“英明神武”,不仅主动灭了曹魏、逼死司马懿,还让东吴投降,实现了天下统一,甚至自己活到老死于洛阳,还被尊为“孝怀皇帝”,这完全颠覆了历史形象,形成强烈反差。 更搞笑的是,刘备作为一代枭雄,一生以恢复汉室为志,临终前仍念念不忘“匡扶汉室”,结果听到儿子说“天下统一了”“我就是在洛阳老死的”,竟然激动大哭——这反应太夸张,也太不合逻辑。因为从刘备的角度看,如果天下统一是靠儿子投降得来的,那不是“复兴汉室”,而是“亡国之君”的结局,按理应是悲愤或羞愧才对。但这里却写成“激动大哭”,显然是用夸张手法表达一种荒谬的“圆满”感,让人忍俊不禁。 再看诸葛亮这边,他一生鞠躬尽瘁,北伐中原,誓要兴复汉室,临终前还托付姜维继续北伐。可在这段对话里,刘禅居然说姜维临死还在杀敌,司马懿早死了,还说“刘渊”继承皇位,自称“大汉没跑了”。这些话听起来像是在吹牛,又像是在胡编乱造。尤其是“刘渊”这个名字,其实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汉赵政权的建立者,姓刘但并非刘禅血脉,属于完全的历史错位。诸葛亮一听“刘渊”,立刻怀疑是不是旁支,但只要姓刘就行,这种“认祖归宗”的宽容态度,配合“大汉没跑了”的豪言壮语,显得既滑稽又讽刺。 整个段子通过把刘禅塑造成一个“逆袭成功”的角色,让他在死后反而成了“完成父辈遗愿”的英雄,而刘备和诸葛亮则因“愿望实现”而感动落泪,实际上是在调侃历史悲剧的荒诞性:明明是亡国之君,却被描绘成功臣;明明是失败的结局,却被当作胜利来庆祝。这种“正剧变喜剧”的反转,加上对历史人物的戏谑性改编,正是其幽默的核心所在。 该图片评价涉及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刘备、刘禅、诸葛亮、司马懿以及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刘渊,引用了‘乐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等典故,并围绕历史事实与虚构情节之间的反差进行讽刺性幽默分析。其中提到的‘孝怀皇帝’为虚构谥号,刘禅实际未获此称号;刘渊建立的汉赵政权虽自称继承汉室,但与蜀汉无血缘关系,属于历史错位设定。整体内容基于对三国历史的认知背景和网络流行的历史戏谑文化展开。
喜欢6
收藏
10/11 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