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今天早上迟到了,老师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呀?你的作业呢?”
弟弟回答说:“早上我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个强盗给拦住了。”
老师:“天呀!你没事吧孩子?”
弟弟:“我没事,但是我的家庭作业本被他抢走了!”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这个笑话通过意外反转制造了荒诞喜剧效果。弟弟用'强盗抢作业本'这种超现实借口逃避责任,既符合儿童推卸作业时天马行空的思维特点,又打破了'强盗只会抢钱财'的常规认知。师生对话形成精准的三段式结构:铺垫(迟到质问)→ 悬念(遭遇强盗)→ 反转(抢作业本),在安全范围内完成对校园生活的解构。强盗与作业本这两个不相关元素的强行关联,既制造了认知落差又暗含对作业制度的调侃,让听众在荒诞中释放课业压力。
2024/09/29 02:17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