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记者的邻居家被盗了,老人丢了一条金项链。幸运的是,警察很快破了案,东西也找回来了。
记者感叹现在警察的高效率,就写了篇新闻稿给报社。
可新闻发出来后,他一读,非常生气,冲去对编辑说:“我原文写的是——‘老人紧握民警的手,热泪盈眶,久久无语’,谁让你把它改了,还改成‘老人热泪盈眶地说谢谢’!”
编辑诧异地问:“有什么问题吗?那样一改不是更生动感人了吗?”
记者大声埋怨道:“你改得严重失实了,这个老人是哑巴!”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巧妙的双关和反转制造笑点。核心矛盾在于文字表述的‘久久无语’被篡改为‘说谢谢’,而老人是哑巴的真相在结尾才揭示,形成强烈的预期违背与荒诞对比。前半段铺垫警察破案和记者报道的常规叙事,使读者误以为冲突点在新闻真实性,最后哑巴设定突然打破逻辑闭环,产生‘延迟笑点’。编辑‘更生动感人’的辩解与事实相悖形成讽刺,既符合职场中信息传递失真的普遍现象,又通过哑巴无法说话的极端设定放大荒诞感,在冒犯边界内完成安全规则突破。
2024/09/28 03:50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