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饕在北京专吃烤鸭,据说地道的烤鸭很难吃到。有次带了一票人去吃地道的北平烤鸭。
“老板!给份烤鸭,要道地的!”
只见小妹端了一份烤鸭上桌,“烤鸭到!”
老饕先止住大伙的口食,摸摸烤鸭的屁股,气呼呼叫小妹来说,“你这不是北平烤鸭,是南京板鸭,换一份!”
小妹见状赶紧端回去换了一份。
“烤鸭到!”
同样地,老饕摸摸鸭屁股又气呼呼道:“小妹!这是天津盐鸭,换!”
小妹端回去告诉厨师,又端了一盘上桌,“烤鸭到。”
老饕重复动作,终于说:“可以吃了!这是地道北平烤鸭!”
此时,突然从厨房跑出一位厨师,跪在老饕的前面道:“我从小就是孤儿,不知生在何处,能否摸摸我告诉我是哪儿人!”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三次重复检验烤鸭地道的荒诞行为建立预期,最终以厨师请求鉴定身世的反转制造意外笑点。摸鸭屁股的检验方式带有肢体幽默暗示,地域梗(北平/南京/天津)对熟悉中国饮食文化的受众具有共鸣,而孤儿厨师跪求鉴定的夸张情节在冒犯边界内完成对美食家偏执的解构。重复结构与厨房最后跑出厨师的戏剧性转折形成递进效应,符合‘在安全范围内打破规则’的幽默本质。
2024/09/27 22:59


粤ICP备202306887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