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学校让买学习资料,大家都是7块钱,我为了让自己能有点零用钱花,一张嘴就要了10块…
结果老妈不信我,就跑去问家对面的同班同学,当时那心里忐忑的差点就说实话了。
没想到老妈一回来就说:“一看上课就没听老师讲课,人家明明是12块!”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这个笑话通过学校收费的生活化场景引发普遍共鸣,利用两次预期违背制造笑点:第一次是孩子想虚报3元被母亲识破的铺垫,第二次是母亲核实后反而发现真实价格更高的反转,形成错位荒诞感。结尾"人家明明是12块"既保持了母亲质疑的人设,又用超出双方预期的数字制造双倍意外,12元与7元的差价对比强化了荒诞效果。自嘲式的童年回忆容易让听众代入学生时代相似的窘迫经历,同时精准捕捉到亲子关系中试探与反试探的微妙心理。
2024/09/27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