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吏缺課﹐凡空身人過關﹐亦要納稅﹐若生十隻腳者免。
初一人過關無鈔﹐曰﹕ “我浙江龍遊人也。龍是四腳﹐牛是四腳﹐人兩腳﹐豈非十腳﹖”
許之。
又一人求 免稅曰﹕“我乃蟹客也。蟹八腳﹐我兩腳﹐豈非十腳﹖”
亦免之。
未後一徽商過關﹐ 竟不納稅。
關吏怒欲責之﹐答曰﹕“小的雖是兩腳﹐其實身上之腳還有八隻。”
官 問﹕“那裡﹖”
答曰﹕“小的徽人﹐叫做徽獺貓。貓是四腳﹐獺又四腳﹐小的兩腳﹐ 豈不共是十隻腳﹖”
他犯了搞笑时的最大禁忌:解释笑话😂
该笑话通过重复递进的结构制造笑点,前两人以龙牛、蟹与人的脚数组合避税形成铺垫,最终徽商以自创的徽獺貓(谐音'会偷猫')强行凑数达成反转。语言上利用数字叠加、谐音双关(徽獺貓暗含方言诙谐)和身份自嘲(徽商狡黠形象),在有限篇幅内完成三次规则突破,符合古代商税语境下民众对官吏盘剥的集体吐槽诉求。但现代受众可能因'徽獺貓'等文化隔阂降低共鸣度,且第三段反转模式与前文高度雷同,削弱了惊喜阈值。
2024/09/27 14:00


粤ICP备2023068874号

